机床测头是什么工作原理
2025-09-22
一、主流类型:接触式测头的工作原理(占比 90% 以上)
接触式测头是数控机床最常用的类型,需通过测针直接接触工件表面或刀具刃口获取数据,核心依赖 “触发式信号转换”,典型代表为机械触发式测头和应变片式测头。
1. 机械触发式测头(最基础、性价比高)
核心结构:由测针(可更换,材质多为钨钢、红宝石)、触发机构(如钢球 - 弹簧结构、杠杆机构)、信号发生器(如触点开关、光电开关)组成。
工作流程:
主动靠近:CNC 系统驱动机床主轴(测头安装在主轴上)或工作台(测头安装在工作台上),使测针向工件表面移动;
接触触发:当测针尖端接触工件并受到微小压力(通常 0.1-1N)时,压力克服触发机构的弹簧预紧力,导致触发机构产生微小位移(约 0.01-0.1mm);
信号切换:位移触发信号发生器(如机械触点断开 / 闭合、光电通路被遮挡 / 导通),产生一个 “触发电信号”(通常为 24V 脉冲信号);
位置记录:CNC 系统接收到触发信号的瞬间,立即记录当前机床主轴(或工作台)的精确坐标值(如 X、Y、Z 轴的机械坐标);
数据计算:通过多次触发(如测量工件的两个端面,记录两个坐标值),CNC 可计算出工件的实际尺寸(如长度 = 两个坐标值之差)或基准位置(如以其中一个坐标值为原点)。
二、特殊场景:非接触式测头的工作原理
非接触式测头无需与工件接触,通过光学、激光等技术获取工件表面信息,适合易变形工件(如塑料、薄膜)、高温工件(如刚切削完的热态零件)或高速测量场景,主流类型为 “激光测头” 和 “视觉测头”。
1. 激光测头(常用)
核心原理:基于 “三角测量法” 或 “激光干涉法”,通过发射激光束到工件表面,接收反射光计算距离。
三角测量法激光测头工作流程:
激光发射:测头内的半导体激光器发射一束高精度激光(波长多为 650nm 红光,功率低,不损伤工件),经透镜聚焦后垂直或倾斜照射到工件表面;
反射成像:工件表面反射的激光束,经接收透镜聚焦后,投射到 “电荷耦合器件(CCD)” 或 “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(CMOS)” 图像传感器上,形成一个光斑;
位置计算:若工件表面与测头的距离发生变化(如工件凸起或凹陷),光斑在 CCD/CMOS 上的位置会相应偏移(距离越近,光斑偏移量越大);
距离换算:测头内置的处理器根据 “激光发射角度、透镜焦距、光斑偏移量”,通过三角几何关系计算出测头与工件表面的实际距离;
数据传输:将距离数据实时传输给 CNC,用于工件轮廓扫描、尺寸检测(如台阶高度、孔径)。
关键特点:无接触损伤、测量速度快(每秒数千次),但易受工件表面反光率(如黑色哑光件反射弱)、切削液(遮挡激光)影响,精度略低于高精度接触式测头(重复精度 ±0.001-±0.003mm)。
三、测头与数控机床的协同:信号传输与数据应用
无论哪种测头,最终都需与数控机床的 CNC 系统协同工作,核心环节包括:
信号传输:测头的触发信号或测量数据,通过 “无线传输”(如蓝牙、2.4GHz 无线模块,适合主轴旋转时的测头)或 “有线传输”(如电缆,适合固定在工作台上的测头)发送给 CNC;
数据解析:CNC 系统接收数据后,结合机床的 “反向间隙补偿”“螺距误差补偿” 等参数,修正测量值(消除机床自身精度误差);
功能实现:根据修正后的测量值,CNC 执行对应功能:
工件定位:以测量的基准点为原点,更新工件坐标系;
刀具补偿:测量刀具的长度、半径,自动修正刀具补偿参数(补偿刀具磨损或更换后的尺寸偏差);
尺寸复检:对比测量值与设计值,若超差则报警(避免不合格品流出)。

版权所有 江苏源铼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© 2019-2020 All Right Reserved. 苏ICP备19037983号-1  苏公网安备 32060102320901号 技术支持 万嘉科技 网站关键词:测头 对刀仪